一、大学生感恩教育的意义
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感恩教育是以爱、关心、尊重、理解、职责等为价值取向的中心价值观教育,感恩教育是教育者运用一定的教育手法和方法,对受教育者有目的、有步骤地施行识恩、知恩、感恩、报恩、以至于施恩的人文教育。大学生感恩教育,是一种以大学生的感恩意识的构成为目标,培养其感恩情感,展开个体的感恩行为能力,构成对己、对他人、对社会、对自然报恩的亲和态度和人格特征的教育,感恩教育是大学生思维政治教育的簇新途径和重要组成。
当代的大校园园里,部分大学生所体现的冷漠和忘恩态度,令人心寒和忧虑,大学生感恩的缺失正对实践和践行社会主义中心价值观进行着强烈的冲击。加强对大学生的感恩教育是当代高校思维政治教育的燃眉之急和一定要求,让广大学生具有感恩意识、充溢感恩情怀、支付感恩举动关于大学生完善人格、丰富情感、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大学生感恩教育的思路和目标
根据教育心理学,感恩质量的过程包括意识、情感和实践三个层次,意识层次即意识和理解承受的的恩惠,并在心里发生认可;情感层次是在心里认可的基础上衍生出的愉悦、夸姣等情感体会,进而转化成自觉的感恩意识和报恩激动;实践层次是将感恩意识转化为报恩甚至施恩的行为,并构成习惯。展开大学生感恩教育,应当从当代大学生感恩认识缺失的原因下手,根据唤醒感恩意识?—激起感恩情感—发生感恩行为—提高、固化感恩观念的教育思路,在教育实践中,重视学生的个体认知展开规律,对学生进行体验式教育,活动方式可以丰富多样,靠近实践、靠近生活,提高教育活动的的针对性和感召力,通过相似富有成效的活动引导学生成为一个感恩校园、感恩爸爸妈妈、报恩社会的人。
三、大学生感恩教育的施行途径
1.营建感恩教育气氛让学生知恩
把感恩教育作为思维政治教教育的重要内容,在《思维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课程中增加“感恩课”,从认知层面引导大学生识恩、知恩。充分利用时势热门和社会上典型的感恩业绩,将国家时势、政事融入到大学生感恩教育中,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职责和贡献意识。在全校范围内展开方式多样的感恩系列教育活动,如感恩主题征文、感恩业绩赞誉、感恩主题班会等引导学生发生感恩共识,营建出浓烈的感恩教育环境。充分运用各类主流媒体和网络平台,构成感恩教育主题宣传有重点、典型宣传有作用、日常宣传不断线的局势,通过多元化的线上线下宣传新途径,为感恩教育营建出杰出的言论环境,发挥言论宣传的引导和带动作用。
2.设计感恩教育品牌活动让学生报恩
在品牌活动设计方面,紧紧围绕“感恩于心,报恩于行”的主旨,安排展开“感恩党和祖国,立志成才”、“感恩生命、孝敬爸爸妈妈”、“感恩教师、勤奋学习”、“感恩自然、保护环境”、“感恩社会、贡献文明”等主题活动,创新思路,创优方法,创活方式,全方位、多层次地推动整个感恩教育活动不断向纵深展开。注意充分发掘各类学生管理工作的特征,植入感恩教育内容,完成管理育人目标。比如在展开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鉴定,奖助学金评选、勤工助学设定和助学借款等赞助工作中,重视宣传勉励成才的优异业绩,建立感恩教育的学习典型,激起学生的爱国情怀、节省风格与职责意识,培养学生饮水思源、知恩图报、诚笃守信的道德质量。
3.建立感恩教育实践基地让学生施恩
多方位建造感恩教育实践基地,依靠各类基地为学生提供了更多报恩、施恩的平台。在校内,可以建立图书漂流式的爱心书屋,接受校园毕业生、社会爱心安排的书本捐献,鼓励在校生将自己的书本进行爱心共享,为校园同学提供更多的书本以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通过书本传递着期望,凝集着力量,爱心书屋用爱心感染学生,用感恩报恩校园。在校外,可以结合自愿服务活动施行感恩教育,在贫困地区中小学建立实践基地,安排大学生爱心自愿者展开课业教导、素质拓宽、科技宣传和心理教导等活动。定时在市区或校园内展开爱心捐助和感恩义卖活动,通过爱心捐献和感恩义卖,传递爱心,既能让一些人买到物美价廉的物品,又能筹措到更多的经费来帮助孤寡老人和困难学生,让学生切身体验“施恩者”与“受恩者”的角色变化,然后激起学生的感恩意识。
4.积极构建“三位一体”感恩教育体系
充分发挥校园、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合力,实施校园、家庭和社会联动,积极构建高校感恩教育体系。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校园,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杰出的家风可以深刻影响着家庭成员的一言一行。家长要一马当先,通过本身的言语举动和家庭教育让孩子感触和学习朴素节省、待人和蔼、孝敬老人等家庭美德。高校教师要学为人师,典范恪守社会公德,以崇高的道德和人格魅力感染学生,要大力宣传教师中优异典型的感恩业绩,为学生建立学习的典范,要改善感恩教育的内容和方法,提高感恩教育的作用。感恩教育除了要靠家庭和校园,还要依靠整个社会,积极宣传和宏扬社会主义中心价值观,在全社会范围内构成尊老爱幼、诚笃守信、感恩贡献的健康社会言论,充分发挥家庭教育、校园教育的优势,构建家庭、校园和社会互动的感恩教育网络,帮助大学生构成感恩的心态、道德和职责,进而外化为感恩的行为。